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的通知》(湘教通〔2019〕78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我院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同时遴选优秀作品参加省赛,经研究,决定举办永州职院2019年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1. 组委会
 顾  问:黄小明
 主    任:翟惠根
 常务副主任:韩立路
 副主任:李国春、杨铭、蒋衡湘、窦铁生、李晶、熊礼杭、裴有为
 委   员:卢璐、邓如涛、黄义君、刘章胜、张伟、陈艳、蒋洁、谢玉琳、胡红宇、王海波、钱燕春、蒋铁、荣海龙、龙艳军及各系部主任
 2.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
 主  任:卢璐
 执行副主任:王海波
 副主任:钱燕春、蒋铁
 成  员:周文辉、邓剑霞、袁秋华、盘辉、唐海波、唐敏、夏顺辉
 组委会负责比赛的指导和总协调,组委会办公室负责比赛的具体事宜。
 二、赛项设置
 根据省赛方案,学院比赛设置高职课堂(实训)教学赛项、专业技能操作赛项和中职班主任赛项。具体要求如下:
 1. 课堂(实训)教学赛项
 重点考察教师依据教学标准及学情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1) 课堂教学赛项。
 ①选取1-2个教学模块、项目或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并从中选取一次课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设计选取内容必须包含1个以上相对独立、完整的模块、项目或教学单元,总课时量不少于8课时,且已应用于实际教学。②参赛内容应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或课程教学大纲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应与国家规划教材内容相对应。③参赛作品所涉及的专业必须是参赛学校在教育部备案并有在校生的专业。
 (2)实训教学赛项。
 内容根据201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实训教学赛项确定。比赛方案另行通知。
 2. 专业技能操作赛项
 重点考察教师专业领域核心技能水平和基本职业素养。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设置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会计技能3个高职赛项;网络空间安全、业财税融合云上、汽车机电维修技能3个中职赛项。以上赛项分别由机械工程系、计算机系、财经系、汽车系组队参赛,比赛规程参照201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学生技能比赛相同项目规程确定,比赛方案另行通知。
 3.中职班主任赛项
 比赛方案按照省赛和市赛要求由学生工作部组织实施。
 三、参赛对象及要求
 1.所有在职任课教师均可报名参赛。
 2. 赛项为团队赛,设团队负责人1人,成员1-2人,每位教师限参加一个团队。
 3. 历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及历年省赛一等奖作品不得再次参赛。
 四、比赛办法及时间
 1. 学院只对课堂教学赛项统一组织比赛,分系部初赛和学院决赛。系部初赛由各教学系部自行组织,组织方式按照相关要求自行确定,初赛方案须提前在教务处报备。学院决赛将按照参赛大类分为三组比赛即医药卫生类组、非医药卫生类组、其他类组,分网络评审和现场比赛两个阶段。
 (1)网络评审。专家通过网络评审参赛资料,并按评分标准(详见附件)进行综合评分。
 (2)现场比赛。根据网络评审成绩,综合考虑选拔我院参加201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下简称省赛)选手的需要,确定参加现场比赛的参赛团队。参赛团队就参赛内容进行现场教学展示15分钟,答辩5分钟。专家按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并以网络评审评分(权重60%)和现场决赛评分(权重40%)综合评定最终得分。
 2. 4月20日前,各教学系部完成初赛,并以系部为单位完成决赛报名工作;4月21日-5月12日,参加学院决赛的选手进行视频录制,课堂教学视频由教务处负责,参赛团队需积极配合,5月15日前完成参赛材料(含视频)的提交工作。学院于5月20日前组织完成现场决赛评审。
 五、报名名额及要求
 1. 课堂教学(高职)赛项
 
  
   
    | 报名类别 | 对应专业 | 所属系部 | 上报院赛作品数及要求 | 
   
    | 医药卫生大类 | 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 护理系、药学系、影像系、临床系、基础医学部 | 18个(护理系限报5个、各系必报2个)、 | 
   
    | 农林牧渔大类 | 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宠物养护与驯导 | 生科系 | 3个(必报2个) | 
   
    | 电子信息大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计算机系 | 3个(必报2个) | 
   
    | 装备制造大类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 机械工程系、汽车系 | 4个(各系必报2个) | 
   
    | 土木建筑大类 | 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系 | 3个(必报2个) | 
   
    | 财经商贸大类 | 金融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市场营销 | 财经系、旅游管理系 | 3个(必报2个) | 
   
    | 旅游大类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系 | 必报1个 | 
   
    | 教育与体育大类 | 商务英语 | 外语人文教育系 | 必报1个 |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 外语人文教育系 | 必报1个 | 
   
    | 大学英语类 | 公共英语 | 外语人文教育系 | 4个(必报2个) | 
   
    | 思政类 | 公共思政 | 公共课部 | 必报2个 | 
   
    | 其他公共基础课类 |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体育与健康、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艺术 | 公共课部、计算机系、就业处、外语系 | 8个(各系必报1个) | 
  
 
 2. 专业技能操作赛项(高职)
 
  
   
    | 报名类别 | 对应专业 | 所属系部 | 上报院赛作品数及要求 | 
   
    | 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机械工程系 | 1 | 
   
    |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计算机系 | 1 | 
   
    | 业财税融合云上技能 | 财务管理、会计 | 财经系 | 1 | 
  
 
 六、参赛资料及要求
 1. 参赛资料包括视频和教学材料两类。
 2. 视频包括不超过10分钟的教学设计讲解视频和35-45分钟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设计讲解视频使用教学设计课件直接讲解录屏,不需要教师出镜;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必须使用单机位全程连续录制,清晰呈现主讲人的课堂教学实况,不允许剪辑。视频均不得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等,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格式要求详见附件。
 3. 教学材料包括教学设计稿、教案(与教学设计呼应)、学期授课计划、课程标准(大纲)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有材料应规范、完整、简朴、实用。
 4. 除报名表和汇总表外,其他材料均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学校、系部和个人信息。
 5. 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若引发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由参赛者承担责任。学院竞赛组委会有权对获奖成果进行公益性共享。
 6. 其他未尽事宜,以国赛、省赛方案为准。
 七、奖项设置及经费保障
 1.设单项奖和组织奖。单项奖按比赛类别分别设奖,一等奖按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按参赛总数的20%、三等奖按参赛总数的30%设奖;设3个优秀系部组织奖。
 2.单项奖和组织奖奖励标准按《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师生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教学项目建设及省级抽查的奖励办法(试行)》永职院发[2017]6号文件执行。如学院有新文件则按照新文件执行。
 3. 各参赛教师参加院赛授课录像经费:教学设计讲解视频(10分钟)教师自己使用教学设计课件直接讲解录屏;课堂教学比赛视频每位选手备一个课时(45分钟)录像资料,录像由教务处统一摄制。
 4. 评委成员超工作量按1课时/项/人计算,工作人员按评委工作量标准计半。
 5. 按照省厅名额分配择优推荐作品参加省赛。 
 6. 各系部要高度重视本次教师职业能力比赛,认真组织,制定系部比赛方案,广泛发动教师参赛,通过系部初赛的选手才能参加院赛,参赛及获奖情况纳入系部考核依据。获得省级奖项的参赛教师将按照省厅文件在教学工作量、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科研等方面予以优先。
 八、资料报送要求
 1、各系部报名表、汇总表电子档于4月18日前请发至邮箱398766447@qq.com,并报送系部主任签章的纸质档,视频材料一律上传智慧职教。
 联 系 人:周文辉(院本部办公楼209室)
 联系方式:电话6663031,13637460902
    2、2019年1月2日(2018年下学期期末)下发的《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2019年教师职业能力比赛工作方案》调整为以此方案实施。
  
 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
               2019年3月23日
 附件:1、课堂教学赛项评审评分指标
 2、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制作要求
 3、报名表
 4、汇总表
  
  
 附件1
 201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
 课堂教学赛项评审评分指标
 
  
   
    
     | 评价 指标 | 分值 | 评 价 要 素 | 指标 分解 | 
   
   
    
     | 教学 设计 | 25分 | 1.教学目标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国家和本省教学标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关要求,表述具体、明确,可评测,重点设定和难点判断准确、有据。 2.学情分析准确,针对性强。 3.教学内容科学、严谨,结构清晰完整,结合实际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反映相关领域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学容量适中,内容安排合理、有序,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 4.教材选用符合规定,授课计划和课程标准(大纲)完整、规范。 5.教案完整,符合日常教学实际,且清晰列出知识与技能点清单。 | A等 21~25 | 
    
     | B等 17~20 | 
    
     | C等 12~16 | 
    
     | D等 8~11 | 
    
     | 教学 实施 | 30分 | 1.按照提交的教案实施课堂教学,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实践性教学内容源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或工作流程、过程等。 2.教学手段与方法恰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专业教学落实“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践教学符合职业规范与科学严谨要求,结合实际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注重工匠精神培育。 3.教学活动与环境创设合理、规范,学生参与面广,强调“做中学、做中教”,教学互动流畅、深入,能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 4.教学考核评价科学多元、方式多样有效。 | A等 27~30 | 
    
     | B等 22~26 | 
    
     | C等 17~21 | 
    
     | D等 12~16 | 
    
     | 教学 效果 | 15分 | 1.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明显。 2.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 A等 14~15 | 
    
     | B等 11~13 | 
    
     | C等 8~10 | 
    
     | D等 6~7 | 
    
     | 信息 技术 应用 | 10分 | 1.合理、有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时空,改进传统教学。 2.恰当运用优质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开展教学。 3.能够采集、分析和应用教与学全过程行为数据。 4.注重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 A等 10 | 
    
     | B等 8~9 | 
    
     | C等 6~7 | 
    
     | D等 4~5 | 
    
     | 特色与 创新 | 5分 | 1.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方法独特; 2.发挥技术优势,创新教学模式; 3.具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 A等 5 | 
    
     | B等 4 | 
    
     | C等 3 | 
    
     | D等 1~2 | 
    
     | 教师 基本 素养 | 15分 | 1.主讲教师仪表端庄、语言规范、讲解有激情、亲和力强; 2.课堂组织严谨规范,展现出良好的师德师风、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专业教师展现出良好的“双师”素质; 3.回答问题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表达流畅,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优势。 | A等 14-15 | 
    
     | B等 12~13 | 
    
     | C等 8~10 | 
    
     | D等 6~7 | 
   
  
  
  备注:每位评委独立评分,所有评委总分的平均值为选手最后得分。竞赛名次原则上按照选手得分高低排序。按获奖总数不突破预定计划的原则,总分相同时,依次按照教师基本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应用、特色与创新得分高低排序。
  
  
  
  
 附件2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制作要求
  
 一、录制软件
 录制软件不限,参赛教师自行选取。
 二、视频信号源
 1.稳定性
 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
 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
 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三、音频信号源
 1.声道配置
 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电平指标
 -2db—-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信噪比
 不低于48db。
 4.其他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四、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压缩格式
 采用H.264/AVC(MPEG-4Part10)编码格式。
 2.码流
 动态码流的码率为1024Kbps(125KBps)。
 3.分辨率
 (1)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
 (2)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
 (3)在同一参赛作品中,各机位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不得标清和高清混用。
 4.画幅宽高比
 (1)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选定4:3;
 (2)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的,选定16:9;
 (3)在同一参赛作品中,各机位的视频应统一画幅宽高比,不得混用。
 5.帧率
 25帧/秒。
 6.扫描方式
 逐行扫描。
 五、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压缩格式
 采用AAC(MPEG4Part3)格式。
 2.采样率
 48KHz
 3.码流
 128Kbps(恒定)。
 六、封装格式
 采用MP4格式封装。(视频编码格式:H.264/AVC(MPEG-4Part10);音频编码格式:AAC(MPEG4Part3))
 七、其他
 1.视频和音频的编码格式务必遵照相关要求,否则将导致视频无法正常播出,延误网络评审,影响比赛成绩。视频的编码格式信息,可在视频播放器的视频文件详细信息中查看。视频编码格式不符合比赛要求的,可用各种转换软件进行转换。
 2.视频和音频的码流务必遵照相关要求。按要求制作的视频,教学设计讲解视频为10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课堂教学实录视频35-45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码流过大的视频,播放时会出现卡顿现象,延误网络评审,影响比赛成绩。
 3.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市州、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参赛视频切勿泄露相关信息。